天天视点!豫论场丨麦收:收割的是麦子,收获的是希望
□吕志雄
又到麦收季,中原大地又一次麦浪滚滚、麦香四溢。
(相关资料图)
大型收割机从南到北,迤逦作业,收割机吞进一片片“黄云”,喷出金黄的“水流”,流到另一辆粮车上;吐出一个个“金蛋”,压缩的秸秆将作为青储饲料或造纸原料。
这是现代化的诗意。传统的麦收是“腰镰上垅刈黄云,东家西家麦满门”,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那一种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天热,衣服却要穿长袖,不然,麦芒扎得受不了;镰刀下割麦也荡起麦秆上尘土,一阵劳作下来,鼻子里就会形成一个“土坯”。
如今的农业,没有那样的劳累,甚至连汗水流得也少了,但是,付出的辛苦却一点也没有减少。
种子培育,不知耗去多少科学家的心血。一粒种子长成需要一季,培育一个良种则需要10多年,甚至一生。不知有多少科学家用一头白发才换来了麦地金黄,换来了像“郑麦7698”那样优质高产的小麦种子。
农业机械的研发,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初的小型手推式收割机,到现在的大型联合收割机,脱粒、秸秆打包一体化,让驾驶员在配备空调的空间里快乐作业。
农技、农机推广又忙坏了多少基层科技工作者,职业化农民学习技术又熬了多少大夜……
小麦的生产过程,其实就是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点点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我们劳动更轻松,收获更丰硕。
现在到了麦收季。麦收,收割的是麦子,收获的是希望。
如今的麦收,虽说没有了过去的劳累,但紧张的节奏还在,收前麦田管理、大型收割机转场、安全管理等,一点都不敢放松。
南北差异,南方收割了,北方正到了麦田管理的关键期,叶面追肥才能保证粒大粒饱粒重;防治病虫害,保证归仓的粮食别让虫吃了;天热,还要防干热风;有雨,怕淋了麦子……
环环相扣、抓细抓实,坚持“夏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把麦收的各项工作做好,才能体现我们的责任担当,把劳作的辛苦化为丰收的喜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