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IT-详情

人民艺起评:《人生第二次》千帆过尽,不惧重来

2022-05-24 17:57:32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

5月19日,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二次》正式开播。这部纪录片延续第一部作品《人生第一次》的选题宗旨,聚焦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讲述生命长河中的悲欢离合与波澜不惊。不少网友评价在他人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收获了继续前进的温暖与力量。

两年前播出的《人生第一次》像是一曲乐章,“出生”、“上学”、“结婚”、“养老”等12个片段就是12个曲调各异的小结,或高亢激昂、或忧郁低沉,在迂回转折中展现着千万中国人在这个时代下的人生。透过镜头,我们看到了留守儿童小锁在山野中用诗歌表达自己隐秘而又朴实的情感;看到了空降兵张书豪在经历无数次离机训练后“凌空一跃”的艰辛与勇敢;看到了王燕钊在残疾人培训基地逐渐熟练“云客服”的工作并收获了爱情;看到了“抗癌厨房”里的烟火气和阿尔茨海默症老人与丈夫携手相伴的点滴。这些“第一次”大概是遇见与尝试,是在懵懂与未知中探索全新的世界。

与之不同的是,《人生第二次》是意外来临时的跌跌撞撞;是千帆过尽后的重振旗鼓,是跳出舒适圈后的柳暗花明。它用八集八个字,两两对应的方式,尝试讲述着中国人情感深处的爱与怕。“圆”与“缺”,关乎骨肉亲情的分离和重逢;“纳”与“拒”,讨论身体的缺陷和容貌的焦虑;“是”与“非”,聚焦司法领域,记录出狱后的二次人生;“破”与“立”,则对准了新时代女性,呈现她们对婚姻和事业的二次选择。这些人的可敬之处在敢于和生活的惨淡抗争、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在接踵而至的挑战中依旧保持对生活的热忱和坚定的信念。

作为一部人文纪实纪录片,《人生第二次》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主题的生动鲜活和人物情感的真实表达。在第一集《圆》中,被拐18年的男子卫卓首次与父母相认的场景令人动容,一家人团圆后街坊邻居的笑容里也流露出失而复得的喜悦,这些细节的捕捉极具感染力。同时,节目文案里将宋词《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中“圆”的定义与占绪莲夫妇找回孩子后写的“团圆”对联放在一起,细腻地描述着中国人延续千年的对“家庭与团聚”的追求,并使这种普世情感有了更深层次的意蕴。

除此之外,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呈现方式也很有特色。在《圆》的故事中,三重视角的转换提升了故事的具体性和丰富性:占绪莲夫妇苦苦寻觅孩子的辛酸苦楚、被拐者卫卓在亲生父母和养父母之间的纠结挣扎、刑警王子强在多起儿童被拐案中遇到的困难和无奈,这种冷静直白的客观叙事不需任何华丽镜头的修饰,就已经帮观众树立了对一件事乃至一个话题的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推开世界的门,你是站在门外怕迟到的人。”身处疫情之下、时代洪流中的我们,要克服心中的担忧,去勇敢地推开人生中的一道道门,怀揣莫言笔下“不被大风吹倒”的坚定信念和重新开始的勇气,走出困境,终将拨云见日。

标签:

上一篇:习言道 |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
下一篇:阿尔巴内塞宣誓就任澳大利亚新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