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日记|从忐忑到从容,总有一个瞬间感动着自己
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他们千里奔赴,跨越山海,诠释医者仁心,践行“大国担当”。
今年是新中国援外医疗工作开展60周年。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援外日记》,讲述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动人故事。
(相关资料图)
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晴
我是第26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孟勇。今天是我在坦桑尼亚工作的第533天。
孟勇在进行术前检查
不知不觉来到坦桑尼亚已经一年多了。再回首,依然还记得初来时的紧张和忐忑,每天的精神高度集中,换来的是身心的疲惫和焦虑。现如今,更多的是一份淡然和从容,也有更多的精力去享受工作和生活。
我的援外工作主要在穆希比利国家医院麻醉科,医院的手术部分为中心手术室、眼科和儿科手术室、妇产科手术室和急诊手术室,科室的工作范围很广,可麻醉专家人员紧缺,全科专家医生仅有10人,负责全院17个手术室,外加门诊无痛诊疗和会诊评估工作。所以,在科室负责人Dr. Mulungu的要求下,我仅有两周的时间来适应科室的工作。对于已经参加工作快20年的我来说,这份适应远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在穆希比利国家医院,既有熟悉的场景又有陌生的细节。熟悉的是,医院的很多医疗设备,包括麻醉机、手术床和监护仪都是中国制造,所以在使用上没有任何的生疏感。可想快速融入这里的工作环境,还是要克服几个难关。
孟勇在进行小儿气管插管
首先是语言关。斯瓦西里语是坦桑尼亚的官方语言,尽管受教育较好的坦桑人民都会不错的英语,但是他们的发音和我们有些不同,这对听力是个很大的考验。此外,穆希比利国家医院没有电子病历,都是由医生手写。接过病历,密密麻麻的字母看得我彻底蒙圈。我只好站在一边静静地听、慢慢地看,听他们讨论中出现的关键词,看他们麻醉操作的整个流程,熟悉科室内所有药品和耗材,掌握它们的英文名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和当地医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和病人之间交流也越来越顺畅。
第二个难关就是技术关。穆希比利国家医院麻醉科的工作分工很明确,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中国专家,当地的麻醉同行们一定会探探你的能力,所以在进科室的第二天,他们就邀请我参与麻醉实施。那是一例椎管内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的病人。穆希比利医院没有硬膜外穿刺包,所以只能做单次腰麻。他们习惯病人以坐姿进行穿刺,但是由于病人肥胖导致穿刺困难。当他们轮番尝试失败后,向我提出请求,希望我能提供帮助。“hakuna matata,没有问题“,我一边回应,一边做好准备。戴手套、定位、局麻、穿刺、针芯抽出,清澈的脑脊液顺着穿刺针流出,周围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作为援外中国医疗队队员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涌上心头。
孟勇在进行椎管内麻醉操作
经过一个又一个病例——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危重手术的抢救、动静脉穿刺的操作、神经阻滞技术的开展……中国医生的技术和能力得到了他们的尊重和认可。适应了当地的工作习惯和流程,融入他们的文化和传统,与当地同事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这样的生活和工作也让我体会到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这一年多来,我们的队员们曾共同合作,也曾孤军奋战,每一名队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自己的贡献,经常会有某一段经历或某一个瞬间感动着自己。我们感受着坦桑尼亚的发展和变化,感受着坦桑人民的热情和包容,感受着驻地医院和科室对我们的接受与依赖。同时,深感使命艰巨,责任重大。我是援外中国医疗队的一员,我们遍布亚非拉大陆,走在世界每一片需要我们的土地上,用我们的信念和担当,履行援外医疗的使命,此刻心中无比光荣!
第26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义诊
作者|第26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孟勇
编辑|贾思曼
联络|刘颖超
签审|李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