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后易发传染病这份预防指南要牢记
(资料图片)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经常导致大面积的水浸和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卫生条件。洪涝灾害后需要预防哪些传染病?各类传染病的预防要点是什么?近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齐振文针对洪涝灾害后易发的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疾病,为大家详解预防措施。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灾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或副伤寒,其他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引起的细菌性腹泻,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隐孢子虫等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腹泻以及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齐振文提醒,预防肠道传染病要严把“病从口入”关,重点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一是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的习惯。二是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不吃变质食物,不生食或半生食海、水产品,瓜果洗净或削皮后食用,隔餐食物热透后再食用。在外进餐时,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店,尽量少食凉拌菜。三是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四是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无害化处理粪便、垃圾等,清除苍蝇、蟑螂、老鼠等病媒生物滋生场所,防止其污染饮用水和食物。五是可接种霍乱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以提高免疫力。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这种疾病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显著。一方面,由于洪灾期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灾区群众居住条件较差、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导致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被损害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齐振文说,洪涝灾害过后,应从加强疾病监测预警和处置、落实防蚊灭鼠措施、做好家禽家畜的管理、做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健康监测等方面预防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其中,齐振文重点讲解了如何落实防蚊灭鼠措施:一是洪涝灾害过后要尽快改善灾区环境卫生,消灭蚊蝇滋生地,清理积水;二是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投放灭鼠药或布放粘鼠板,及时封堵鼠洞,灭鼠后要及时搜寻死鼠,深埋或焚烧老鼠尸体;三是在室外环境尽量穿长衣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在室内环境尽量清除蚊子,睡觉时使用蚊帐、防蚊剂来减少蚊虫的叮咬。
食物中毒是夏季高发的疾病,洪涝灾害过后由于食物、水源易受到污染,食物中毒病例更处于高发状态。齐振文提醒,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要分开,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吃剩饭剩菜、生冷食物;不到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不自行食用野生动植物及菌类;避免误用工业盐,食品应储存在干燥、低温且不易被鼠类和苍蝇、蟑螂侵害的地方。除此之外,洪涝灾害过后还要预防水源性疾病,不喝生水,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等进行消毒,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应充分清洗管路,集中供水应严格按照规范消毒,末梢水余氯须达到国家标准。
(记者梁智玲)
标签: